我和Winnie參加了周六上午大稻埕導覽之旅,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台灣本土台北地區的導覽學習,雖然偶爾來到大稻埕和迪化街上逛逛買買吃吃,但總是在這個富有歷史人文的地區,走馬看花的,還是有種缺乏了什麼的感覺,剛好有機會就網路報名,導覽老師與我們約在大橋頭捷運站一號出口。
導覽老師是台灣走讀Taiwan Walks的周季五老師。
大橋頭: 島是當地耆老稱呼,清末蓋了台北橋,原本台北橋是當時劉銘傳時期,蓋來行駛火車的。
在大橋頭捷運站附近有延三觀光夜市(延平三路),這裡是以前台北橋下人力市場,都是勞動人士出入的地方,因此為了餵飽這些勞動人士,出現了很多小吃餐食,都是便宜又大碗,這就是延三夜市的前身。
導覽老師大概跟我們說明導覽路線: 從現在位置往迪化街方向過去,沿路北街~中街~南街,中途往辜家老宅和陳天來故居。
迪化街北街
迪化街北段從歸綏街一直到台北橋,早期是雜貨大批發及米行,目前則是老行業的集中地。而建築外觀上,則多保留清代閩南式店面,以及紅磚拱廊的洋樓。
迪化街中街
中街以販售南北貨為主,迪化街每年接近春節前的年貨大街最為熱鬧,中街的建築十分富麗堂皇,可以看到現代主義式建築,也可看到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。
迪化街南街
一開始南街的藥材只是南北貨商人順便帶來的,才漸漸與南北貨分開,南街一帶的中藥行聚集。
為何稱作大稻埕?
不是因為是一片大稻田,而是以前是曬稻穀的地方。
昔日艋舺(萬華)、大稻埕、台北府城合稱為⌈三市街⌋,從1709年艋舺開發,1851年大稻埕出現第一棟街屋,至1884年臺北城開發完成。
《平樂天橋》
另外大橋頭捷運站附近有個平樂天橋,據說是臺北市現在保留中最古老的人行陸橋,由中藥商游俊成捐建,以保障學童安全,而「平樂」之名源自「太平」、「永樂」。它是銜接兩邊太平國小和永樂國小的橋樑,非常有趣,很多古老橋樑都難逃被拆命運,它竟被保留下來。
而中山南北路沒有天橋,都是行人地下道,是因為通往士林官邸路上,天橋彷彿從總統頭上走過,這樣大不敬,所以沒有天橋,這是真的嗎?
《南街殷賑》
在一家稻舍老屋餐廳旁,牆面上有一幅1930年代畫作,是郭雪湖入選台展的作品中,《南街殷賑》是唯一以城市生活為題材的風俗畫。描繪大稻埕中元普渡時,霞海城隍廟一帶的繁華景象。飛舞的旗幟與林立的招牌,搭配高聳洋樓與擁擠人群,讓人感受到廟街上熱鬧喧騰的氣氛,目前這個畫作的圖像似乎在整個迪化街的商家,都依稀可以發現,你仔細看就知道了……
另外左下角有個招牌,左側通行,代表當時是日本人統治時期,日人以右駕為主。
這是過去的水管,還用水泥包覆外觀,有設計感!!
《葉晉發老宅》
位於迪化街北段的葉晉發商號,目前邁向第五代經營,這棟近百年歷史的老宅曾經是葉氏家族所經營的米糧行及居住空間。過去迪化街北段是台北米行及生活用品批發的重鎮,在1969年結束營業,後代子孫各自向外開枝散葉。附近一家餐廳~稻舍老屋餐廳,老闆葉守倫就是葉晉發商號的後代。
葉晉發老宅在老綿成的旁邊
《新慶利碾米廠》~台北市僅剩唯一
大稻埕地區早年曾有46家碾米廠,但隨時代演變,如今全北市碩果僅存維持運作的就剩新慶利碾米廠,「新慶利碾米廠」已經傳承4代、歷經80餘年,現為全市唯一保存完整、仍維持營運的碾米廠,除外觀為傳統閩南式店屋建築,內還留有兩層樓高的早年打米機具。
《李臨秋故居》~望春風作詞
鄧雨賢作曲、李臨秋作詞
首度傳唱:於1933年的日治時期臺灣
原唱者:為1930年代的古倫美亞唱片當紅歌星純純
獨夜無伴守燈下 清風對面吹
十七八歲未出嫁 見著少年家
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
想要問伊驚歹勢 心內彈琵琶
想要郎君作尪婿 意愛在心裡
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
忽聽外口有人來 開門該看覓
月老笑阮憨大呆 被風騙不知
看到這個小小的老舊宅門,那首有點俏皮又淒美的歌曲,突然在腦海響起,嘴邊也跟著哼起來了…..
《陳天來故居》~錦記茶行
位址: 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73號
建築物興建於西元1920年,1樓為交易空間,2樓為茶商招待所,3樓為住家之用,外觀氣派、歐式風格,建築體分為中央主體與兩側衛塔,還有古典立柱、大拱廊等結構,十足浪漫情調。當時二樓品茶、聽曲調看夕陽,好個奢華的享受。
時稱:貴德街~洋樓街~人稱全世界最香一條街,什麼香? 茶葉香!
建築上方有兩個英文字:GK,當時日文稱陳天來的名字諧音,代表當時洋風時尚。
「荀里蒲輪德星夜聚 泰山桂樹甘露朝漙 蘭桂芳聯古義門」
蘭桂: 對他人兒孫的美稱。芳: 比喻美德、美聲。
蘭桂芳聯: 應該是後代兒孫也是顯貴發達的意思。
《辜家老宅》
大稻埕從清末年間開始即出現不少洋樓,辜顯榮1916年在鹿港家鄉興建巨宅後,大多數時間都住台北,1920年於大稻埕委建辜宅。當時此宅左翼是辜家經銷官鹽的鹽館,大稻埕辜宅占地約五百坪,原分為前後兩棟樓房建築。整體外觀有典雅的拱窗與釉花欄杆,裝飾繁瑣的山牆,裝飾著幾何構圖的泥塑,而房屋建在河邊,讓船可以直接在屋前靠岸。當時淡水河堤外水泥路禁行車輛,不過日本政府特准辜家可行駛堤外水泥路,以示對辜家禮遇,1961年左右,鹽館拆除。
大稻埕的美麗與哀愁
第一次轉變:頂郊與下郊械鬥
一為以泉州府泉惠南三邑人為主的頂郊,另一則為以泉州府同安(其地今分屬漳州龍海市、廈門市及金門縣)人為主的下郊或廈郊。原因傳說有幾種,但這械鬥自古以來就是爭地盤搶老大,當時同安人落敗,並敗走大稻埕。
三邑人強勢進攻,而敗逃之同安人,不得不放棄艋舺碼頭的地盤,逃往大稻埕另闢商埠,後來並在大稻埕建了霞海城隍廟,奉祀從頂下郊拼中救出的霞海城隍神像。
不過三邑人好景不常,後來艋舺河沙淤積,不易停泊,船隻大多改停大稻埕。漸漸地大稻埕取代了艋舺,成為北臺灣的商業貿易中心,大稻埕同安人又得到了商利。
第二次轉變: 1858年簽訂條約開放四個通商口岸:
淡水、基隆、安平、打狗,咸豐十年(1860年)淡水開港後,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,由於開放通商,清廷在淡水及安平設置關稅務司, 負責海關事務,外國人獲准進入台灣開設公司,稱作「洋行」, 當時來台的洋行,較著名的有「怡和洋行」、「德記洋行」等。
洋行由於不熟悉台灣本地的文化及語言,因此多透過雇用華人,稱為「買辦」來協助其當地進行商務活動。這些熟悉外國語言與在地風土民情的華人買辦,變成為外國商人與本地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梁。而他們一方面學習到洋人的商業經營方法,也開始自行開創事業,成為新興實業家,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。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,不僅市場擴大,更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。
英國商人陶德(John Dodd)於同治5年(1886)從福建安溪引進一種茶種, 在台北木柵一帶試種,又投資製茶廠,成功改良台灣的茶葉,並命名為「烏龍茶」(Oolong-tea),原來台灣烏龍茶之父是個英國人。
第三次轉變: 劉銘傳建省
光緒10年(1884),清法戰爭爆發後,劉銘傳奉令來台統籌戰事;戰後,台灣建省,劉銘傳被任命為首任台灣巡撫,開始經營台灣。
西元1885年,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興建臺北火車站外,也在大稻埕設立多處公家機構,使臺北成為臺灣第一大城。劉銘傳並請大稻埕富紳林維源與「臺灣茶業之父」李春生出資開闢千秋、建昌街(現今貴德街),將此區規劃為外國人居住地,不僅洋樓商行林立,各國領事館也先後設立,商機蓬勃、歐風彌漫,帶來的新文化、新思想的衝擊也間接影響了日後新文化運動的開展。
後來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後,進入日治時期後,日商抵制洋行勢力,轉而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市場。戰後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淺逐漸失去河港功能,且臺產茶葉不敵錫蘭紅茶的競爭而逐漸沒落。之後臺北市區向東發展、人口大量外移,大稻埕成為臺北市外圍的老舊市區。
這就是一種勢力的消長。也是另類繁華地區的更替,造就後來不同風貌的繁榮。
意象牆: 新商家在牆面設計一個窗框,上面有字形
左邊: 大車輪
右邊: 米商
最近很夯台劇~茶金,曾經在迪化街十連棟取景,在迪化街 1 段尾,地址迪化街 1 段 348 至 366( 雙 ) 號 ( 靠近台北橋邊 ) 共 10 棟巴洛克式建築二樓百年房屋,是迪化街唯一集體改建基地面積最大的建築案。
今日的大稻埕雖然沒有過去的榮光,但她卻有著新城市所沒有的深厚底蘊,那韻味藏在小街裡、古蹟建築、廟宇中、舊商行,但世界不斷向前,步調也隨時間改變,她既有百年傳統老宅,也開始新生的文創滋長;有新的店家卻保留著古意。每當過年,南北貨吆喝的市集,人來人往的繁榮再起,美麗的大稻埕碼頭,可以賞夜景、賞河景、看夕陽、啖美食,兼容並蓄、新舊交融就是大稻埕的魅力,多少文學創作和電影藝術就在這裡發芽生根。
漫步在大稻埕上,彷彿走進百年歷史長廊,欣賞舊台北的絕代風華,愛上那新舊交融的味道!
下課!!謝謝老師~~~~~~
導覽老師~周季五 品旅遊交流平台策享人,Taiwan Walks台灣走讀 執行長,臺北萬華人。旅行足跡遍佈11個國家、20多座城市,喜愛從深度旅行中學習,並樂於分享所學點滴。專注于臺北人文歷史,常引領朋友認識臺北古蹟文化,導覽風格以專業不失幽默、輕鬆又富熱情,並創設“品旅遊”交流平臺,以聆聽世界的獨一無二旅行故事和在地生活旅行導覽為宗旨。台大旅遊企畫社 授課老師、台灣省博物館特約講師等。 網站: 台灣走讀 聯絡電話:0960516846 |
極光公主 飛妮文章分享網址 fanniejade.com
極光公主 飛妮臉書粉絲專頁
極光公主 飛妮美食旅遊生活情報www.facebook.com/groups/737900206704003/